二战期间,日本自认为是“大日本”,而美国人把日本人称作“小日本”,麦克阿瑟更是轻蔑地将其叫做“日本佬” 。起初,英美一直把日本人视为黄皮猴子,开战后又将日本兵视作日本鬼子。但在与其交战后发现:“他们忠诚爱国,吃苦耐劳,热衷于体育运动,因此身体素质颇为出色。再加上日军配备现代化的装备,且训练完备,其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。”那么二战时日本的军事实力究竟处于什么水平呢?
日本乃是在1870年实现统一并开启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国家,截至二战时期,其工业化已历经七十年,属于后起的工业国家。日本的军事力量可划分为陆军与海军两部分。就绝对数量而言,1942年日本陆军兵力达260万人,配备火炮及迫击炮14000门,坦克与自行火炮2800门。在海军方面,于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前夕,日本海军总共拥有战列舰10艘、航空母舰10艘、重巡洋舰18艘、轻巡洋舰20艘、驱逐舰112艘以及潜艇65艘,总吨位超过120万吨,约为美国海军舰艇总吨位的80% 。
陆军:二战日本陆军的单兵能力,恐怕是地球唯一能跟解放军正面作战不落下风的军队。但日本陆军的战术相较于欧美各国显得更加单一,没有欧美机械化大规模坦克,没有空地一体战略,没有大规模火炮支援。但日本陆军在不同环境不同情况下有着极强的适应力,日本人讲究精确射击,精确小口径火炮支援,武士道牺牲精神和忍耐力,再加上强大挖战壕和夜战能力。
日军陆军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极具攻击性,甚至拥有一种近乎极端的进攻理念。不管处于进攻状态还是防御状态,进攻的想法都如同深深的印记般始终存在,哪怕是到了最后关头发动万岁冲锋之时亦是如此。然而,日本陆军从来都不具备开展大规模会战以及进行大型歼灭战的能力。总体而言,日本陆军大致等同于一战时期的顶尖军队 。
海军方面:日本将大量资源都投入到了海军建设当中。在二战时期,日本海军实力在全球仅次于美国和英国,位居世界第三、太平洋地区第一,实力相当雄厚。此前,日本海军已取得多场战争的胜利,前期的作战成果颇为显著,一度让美国难以招架。在珍珠港事件里,日本击沉了美国的数艘战舰,令美国遭受沉重打击。日本的舰艇速度更快、火炮威力更猛、鱼雷技术也更为先进。然而,与美国相比,日本海军明显后续力量不足,而且两国在综合国力上差距悬殊。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舰艇制造能力上,美日两国在飞行员、水兵的后备补充力量以及战略物资储备等方面,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。
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,全球范围内能够被称作列强的仅有七个国家,分别为美国、苏联、英国、法国、德国、日本以及意大利。在这几个列强国家里,日本的军事实力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。其中,日本陆军与意大利陆军实力不相上下,而其海军实力相较于英美要弱一些,但远远超过其他四个国家。客观来讲,在当时,日本的军事实力在亚洲堪称一流水平,在世界范围内也占据一定的地位。然而,日本国土面积狭小,资源储备匮乏,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日本很难支撑一场长时间的战争。最终,中国战区成为了日本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。到了抗日战争后期,日本军队不仅难以与美国、苏联、英国抗衡,即便是面对配备美械装备和美式后勤保障的中国军队,日军也失去了在野外作战的能力 。
#深度好文计划#
